百度叫停貼吧商業化 運營商上門“討說法”
來源:互聯網百度貼吧
百度對貼吧運營政策的突然轉變正引發后遺癥。自8月1日起,來自全國各省市的70多名百度地區貼吧代運營商(下稱“運營商”)齊聚北京,與百度談判今年合同終止后的后續安排。由于雙方在賠償等事宜上分歧巨大,該談判已于8月2日陷入僵局。
財新記者了解,本次前來北京和百度談判的貼吧運營商為“地區吧”運營商,涵蓋全國各大地級市和縣城。這些地區吧的代運營商主要負責各自貼吧內廣告位的商業運營。
要獲得貼吧運營權,運營商需向百度繳納從20萬到100多萬不等費用。一位運營商表示,該數字主要根據貼吧的粉絲人數、網頁點擊率和瀏覽量算出,隨著貼吧數據變動而變動,可能逐年上漲。
百度貼吧的主要商業模式和搜索類似,是廣告位銷售。貼吧商業化起步,需要運營商自行做推廣招商,這是貼吧運營的另一塊費用。
百度于2014年開始售賣貼吧運營權,一部分是與華為、魅族、招商銀行等公司合作,建立企業“官方貼吧”。另有一部分是出售上百個類似于“北京吧”這樣的地區吧。
2016年1月,百度售賣包括血友病吧等在內的病種類貼吧引發強烈輿論。后百度緊急叫停病種類貼吧的商業合作。7月7日,百度告訴地區吧運營商,將停止地區吧的代運營業務,對已簽署合同的企業,百度將在合同到期后關閉吧內推廣功能。
8月2日,財新記者在北京見到了30多名運營商人士。多位運營商指出,百度單方面宣布終止合作后,在7月31日提供了兩套解決方案:一是雙方繼續履行合同,直到年底合同到期后,再將吧內廣告位下線;第二套方案是,提前終止合同和下線廣告位,百度將退回7月1日至合同結束這段時間里剩余的合同金額。
百度要求運營商在兩個方案中“二選一”,若未在8月8日前回復,則自動執行第一套方案。
百度在回復財新記者查詢時重申,將在合同到期后,關閉吧內商業運營功能。百度表示,停止代運營業務是“為了讓貼吧越來越好,堅持以用戶利益為重”。百度還表示,他們相信,“用戶至上”的產品理念既是百度、也是運營商都應該堅守的信仰。
眾多運營商對百度的賠償方案不滿意。一位華北地區運營商向財新記者表示,百度貼吧渠道經理在推銷貼吧時,曾承諾:“承包貼吧肯定第一年賠錢,第二年持平,第三年賺錢。”因此,許多運營商在合作開始后,在人員招聘、辦公室裝修和廣告宣傳等方面進行了數十萬的投資,尚未見到盈利,便被告知合同即將到期。 多位運營商稱一開始選擇加入是對百度品牌影響力的信心,有運營商告訴財新記者資金甚至是通過貸款或賣房賣車籌集而來。
百度貼吧的銷售經理雖然承諾三年賺錢,但百度和運營商的合同卻是一年一簽,也未在合同中明確做出盈利的承諾。
一位運營商人士在集體談判中對各地運營商表態稱百度100多個地區吧的運營商“沒有一家是盈利的,所有人都在虧錢,一開始,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個例,是經營不善。但大家聚到一起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一個人是盈利的。”
運營商向百度提出了兩套解決方案:一是百度繼續承諾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保持合作伙伴關系;二是要求百度退回運營商上交的全部推廣服務費和各類經濟損失,并通過媒體向運營商道歉。
2012年,在百度面臨移動化轉型壓力時,百度貼吧開始商業化嘗試。但幾年來,其商業化運營從變現速度、規模和價格上都沒有達到預期。
5月“魏則西事件”發生后,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下令,重新審視公司內所有產品的商業模式。李彥宏曾在內部信中表示,百度“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對于不尊重用戶體驗的行為要徹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