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更名“Meta” Rokid:我們和“Meta”的思考有什么不同?
來源:互聯網Facebook又上熱搜,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公司將更名為“Meta”,Meta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綴,意為包涵萬物無所不聯,Facebook的股票代碼將變更為“MVRS”。扎克伯克表示,將在Oculus Quest推出的團隊協作軟件、線上運動健身場所都會是Meta將要構建的元宇宙的一部分。是否這樣的VR形式將成為我們的工作方式,想得更遠一點,我們要把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向數字空間轉移嗎?
此前,扎克伯格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及元宇宙概念,要把Facebook轉型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互聯網在由二維向三維空間進化
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5G的推廣乃至呼之欲出的6G,全球前沿科技公司都在AR和VR領域的加速布局……這些都在昭示著,互聯網技術日臻成熟,正在由二維向三維空間進化,人類智者早已預見:1992年“元宇宙”被小說家提出,2010年“數字孿生”被NASA定義。元宇宙也好,數字孿生也罷,科技終將為人服務,讓現實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目前走向三維空間有兩種路徑,一種是虛擬現實(VR),另一種是增強現實(AR)。Facebook選擇的路線就是前者,虛擬人在Workrooms協同辦公,具有VR的傳統優勢,沉浸感更強;而Rokid從一開始就走了后一條路,增強現實,讓數字內容成為人的“超能力”,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為什么Rokid選擇AR,不選擇VR路線呢?過去數十年間,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存在許多裂痕。Rokid認為未來的交互平臺,不應割裂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而是要實現人、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三個對象的融合交互,讓人們擁有平等的機會從科技發展中獲益。Rokid致力于AR眼鏡等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及以YodaOS-XR操作系統為載體的生態構建,積累了大量的XR能力,這些能力恰恰是元宇宙的五色土,為元宇宙的物種生長輸送營養。Rokid不斷探索感知力、理解力、協同力、展現力、數字(內容)資產生產和管理的能力,并把這些能力賦予開發者和合作伙伴。
圖:Rokid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已在有贊上開始預售
Rokid與聲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向下一個時代邁進。應對變化,Rokid邁出的第一步是將攜手合作伙伴打造出一個能夠自由創作并形成數字資產,最終讓人、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協同的空間——Rokid MSpace。
想必大家會很好奇:MSpace這個空間怎樣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它又是如何使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MSpace:身臨其境的有求必應屋
我們判斷是否在現場,與他人同處一個空間,主要依賴我們的感知系統——視覺和聽覺。
視覺方面,戴上Rokid AR眼鏡可以看到3D虛擬人出現在空間里,虛擬人的手勢、口型、神態由Rokid XR能力的語音識別、手勢識別、圖像識別、體態識別、情緒識別、眼動追蹤等技術支持,讓虛擬人可以與人、與環境實時互動。例如,AI技術讓真人語音支配虛擬人的口型變換,給人觀感更加擬真。
聽覺方面,聲網的聲場渲染技術給予人聽聲辨位的能力,能聽出發言者的空間位置。聲場渲染除了讓人聽聲辨位,還能給聲音本身施加特效,MSpace可以變身成在線K歌房、直播間,美聲、娃娃音、海豚音……千人千音不是夢,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歌手!MSpace也可以變成能隨時登錄的自習室,當你上網課想放棄時,前后左右同學的數字虛擬化身都還在,空間里只有鍵盤打字記筆記的聲音。MSpace還可以變成一個家庭休息室,忙碌的父母在工作日的午后也能陪孩子搭積木。
有求必應屋的魔法石“RTE”和“RTC”
要想讓MSpace維持運轉有個基本的能力,就是實時互動。剛才提及的聲場渲染就歸屬于一個更大的技術概念RTE——Real Time Engagement,它的前身是RTC——Real Time Communication(實時通訊技術),如果不知其原理還挺魔幻的。
賽博空間有無數個魔法快遞員(bit),他們把你說的話、你此刻的表情動作畫面飛速打包,瞬時傳遞到千里之外。這種快遞速度就算是哈利波特騎著飛天掃帚也不行,也就孫悟空的筋斗云能與之一較高下,不過還得給孫大圣留出一個翻跟斗的時間。當網絡堵車時,快遞員們背著大包小裹都往前沖,包被擠掉了、快遞員遲到了就很正常,這種現象就是“丟包”和“延遲”。
聲網提供實時音視頻互動體驗質量保證,其自建的SD-RTN?軟件定義實時網,覆蓋 200+ 國家和地區,特別針對東南亞、中東、北美和國內中小城市做網絡優化。此外,基于聲網音視頻編解碼專利算法和優異弱網對抗能力,能夠實現80% 丟包下音頻通話流暢,70%丟包下視頻通話流暢。這是什么概念?就好像完型填空聽力版只聽到20個詞,有人卻能把剩下80個猜出來,完整地轉述他人;一幅100塊的拼圖,只有30塊,高手就能把整幅拼圖復原。RTE是RTC的進階版,如果說RTC是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互換的話,那么RTE除了信息互換之外,更重要的是還有情景的共享。比如在課堂上,除了老師和學生的聲音和視頻之外,還需要有老師的白板演示,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聲場渲染可以傳遞信令,老師在白板上畫畫的筆跡就屬于信令的一種,因而RTE技術在教育、遠程協作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如果說Rokid將構建的MSpace是一個魔力空間,你的想象可以隨時具現;那么聲網就是讓你千里之外“全息溝通”的魔法石。
科技放大善意
Rokid認為人和科技要友好相處,在數字經濟盛行的時代,不能忽略現實世界的美麗與溫暖。增強現實是把虛擬內容疊加到現實世界,讓現實世界更加美好,更有利于消彌科技發展產生的隔閡。Rokid的AI、AR產品已在全球七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有效提升用戶體驗、助力企業增效、賦能公共安全。
科技可以放大善意,幫助弱勢群體。譬如,AR眼鏡可以把識別到的手語和識別到的語音相互轉換,幫助聽障人士溝通。對于視障人士而言,基于AR眼鏡的物體識別能力能提醒他規避障礙物,當路線中有危險時,AR眼鏡語音助手小若琪可以發出語音提醒甚至報警。AR眼鏡還可以調整環境色溫和成像,增加了顏色的辨識度并提高了成像效果,能夠實現良好的色盲矯正。當然,有了基礎的技術,這一切功能實現都離不開廣大開發者的參與。Rokid希望讓科技與人和諧相處,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獲得感。Rokid全棧自研YodaOS-XR系統,提供各種算法能力和PaaS服務,打造了Rokid AR Platform(ar.rokid.com),Rokid將自身的技術能力開放給各行業的ISV和SI,面向生態開發者和行業客戶提供各種平臺能力與解決方案,服務千行百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