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光年首款自研國風大作,《花亦山心之月》定檔11月26日
來源:互聯網一份值得期待的成績單。
11月12日,朝夕光年宣布,旗下首款自研國風大作《花亦山心之月》正式定檔11月26日。
截至目前,該游戲在官網和TapTap分別斬獲180多萬和近50萬的預約量。在此前多次測試中,游戲的劇情、美術等方面均深受好評,因此玩家整體給出的評分也比較高,當前游戲在TapTap評分8.5分,好游快爆評分8.9分,可見這款游戲未上線便備受期待。
站在產品角度,《花亦山心之月》是一款從題材玩法到美術都具有鮮明差異化的手游,不管是「高沉浸感國風皇家書院體驗」、「獨特的顏彩描金畫風」亦或是「懸疑跌宕的劇情設計」,它身上擁有不少屬于自己的個性標簽,而這些標簽不僅成為當下玩家群體津津樂道的話題核心,無形中也為游戲增加了更多關注度。
與此同時,《花亦山心之月》所處的大熱國風賽道,天然更具吸引年輕市場優勢,加上朝夕光年背靠的流量優勢,綜合下來,無疑為該作的公測表現增添了更多期待。
那么,它究竟能否為朝夕光年拿下自研的開門紅?在答案揭曉前,結合目前已曝光的測試版本及研發資料,我們不妨先來探討《花亦山心之月》背后的立意與品質。
傳承與再創造,打造“古代皇家書院”沉浸式體驗
從市場角度,《花亦山心之月》的題材可以說相當特別,過往同賽道以“劇情+養成”為核心玩法的手游中,以古代宮廷官場、現代商戰或者奇幻類題材更為常見,而從它的游戲定位「高顏值國風書院養成手游」來看,顯然與市場競品形成了差異化。
除此之外,基于產品定位,開發團隊參考了大量古代皇家書院文化的相關資料,沿著歷史長河尋找游戲制作的文化源泉。
近幾年隨著產業的成熟發展,進行文化融合的國產游戲越來越多,不少廠商會將一些傳統非遺文化植入進游戲設計,或將古代的詩詞文字游戲、坊間的趣味玩法直接做成游戲內玩法。而從大盤數據來看,頭部移動游戲題材流水分布中,文化融合類近幾年常居于市場排名前列,這背后也代表著其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根據此前測試體驗與工作室的分享,從《花亦山心之月》身上我們還可以總結幾條主要開發思路:
首先,始于產品定位中的高顏值,從視覺效果上,在游戲中詮釋出清新脫俗又不失華貴,低調有內涵的古代皇家書院。
據了解,在開發前期階段,《花亦山心之月》的美術團隊曾嘗試多種風格的搭建,最終決定以「顏彩描金」的方式勾勒國韻,描繪出明雍書院內外古雅華貴質感。以玩家初入明雍學院的場景重塑為例:
從描形——參考了唐宋時期的建筑圖,以豐富的線條凸顯“金描”的層次感;
到描精——使用“泥金”來鉤染宮室樓閣,在細節中加入“金色配件”,紋案設計采取“金色圖案”,凸顯“金描”的精致感與敘事感;
再到描境——將青綠山水色與東方傳統用色進行結合、重組,營造“華貴卻不艷俗”的觀感。再用白描手法勾泥金描邊,以細金線勾勒花蕊,將藍花楹改造出另一種獨特氣質。
而在「顏彩描金」的筆法加持下,最終版的場景讓玩家充分感受到了“花亦巒下山門開,但迎百子納新來”的古貴清新之感。
在游戲的其它諸多場景上,開發團隊也充分運用了「顏彩描金」的方式,突顯古雅與華貴交融。
其次,穩抓細節,讓玩家真切感受到回歸課堂的樂趣。
開發團隊曾多次提到,希望讓玩家在《花亦山心之月》中有重回課堂般的體驗。為此,他們除了考究古代最高級別書院的制度及人文風貌,同時還引入了不少近現代的校園元素。
例如游戲劇情中,曾多次提及的明雍書院院訓:明志以修身,雍和而正道。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書院中,并沒有“校訓”這樣的精神理念,它是于近代才開始流傳起來的。考慮到古今學院的共性,為了傳遞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他們經過多重深思才定下了現在的校訓。
類似的古今交融還有游戲中引入的學分升級制度;以及讓玩家重溫學生時代美好回憶的小設計,如玩家可以在課堂上與同硯傳小紙條交流、社團招新等;在選課方面,玩家可以找到同硯心中課程的紅黑榜。在競品眾多的今天,細節也是不容小覷的競爭力。
最后,多維度投入,構筑權謀交錯的“皇家書院”高沉浸式體驗。
在游戲所塑造的“宣景盛世”的世界觀之下,開發團隊曾以“一皇三黨四大家,十二朱門安天下”來綜述游戲內錯綜復雜的世家關系,而明雍書院作為一所皇家書院,來此處學習的均為權貴世家后代,隨著劇情推進,主角也將陷入到權謀漩渦中。
相較于不少劇情養成類手游,《花亦山心之月》整體的群像設定更龐大復雜,因此也給予設計者更多發揮空間,不同性格出身的角色、情感羈絆,除了能給予玩家更深度的劇情體驗,還可以滿足不同玩家的偏好訴求。而游戲中的世子、郡主的雙角色設計,也有利于未來給不同類型和訴求的玩家更多選擇空間。
不管是“高顏值”的明雍書院打造,還是穩抓細節的上學體驗,亦或更恢弘龐大的敘事,均是提升游戲沉浸式體驗不可或缺的要素。
為了強化劇情代入感,開發團隊還特邀了姜廣濤、吳磊、蘇尚卿等豪華聲優為游戲角色配音。而出于對整個世界沉浸感的提升,開發團隊則以“華音雅韻”為游戲BGM主基調,邀請國風音樂大師林海等專業人士進行配樂,共同打造出“影視化音樂沉浸”與“國風極致化體現”的游戲BGM。
綜上而言,不難看出《花亦山心之月》所走的每一步都經過了精心思考及打磨,在不為人知的開發背后,或許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的推敲重來。走過的路越多,淌過的坑必然也不會少,但正因為如此的較真,這樣的開發團隊在未來或許將更值得期待。
內卷的國風領域,未上線已抬高同類手游“準入門檻”
從當前的品質來看,作為一款新游,《花亦山心之月》的確擁有著較高水準。在過往游戲開發中,如它一般未上線,便投入如此大心力做文化細節的并不常見,大部分游戲都是等上線后得到商業化回報,才開始加碼文化內涵的嵌入。
從結果來看,開發團隊所堅守國風文化產品理念,以及隨處可見的“摳細節”也打動了不少玩家。
伴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國風”標簽在過去幾年似乎成為了“流量密碼”。結合伽馬、DataEye等多家數據公司披露的監測調研報告,不管是游戲開發還是運營聯動等層面,當下國產游戲與國風相關的內容比重都在不斷增長。入局者越來越多,競爭內卷也必然更加白熱化。
從《花亦山心之月》的身上,或許你可以深刻感知到當下國風賽道競爭的激烈。
在美術層面,不夸張的說,該游戲許多美術靈感及設計皆有歷史文化可考,它們可能來源于某個博物館中一個康熙年間的書架,一件官窯御瓷器,或是來自偶然間遇見的一組展現故宮國韻的照片。
甚至游戲美術主打「顏彩描金」中金描,它也是開發團隊親自前往景德鎮,從一種名為“墨彩描金”的陶瓷上色工藝中提取到的靈感。
建立在考究的文化底蘊之下,游戲中不少場景都注入了開發團隊大量心血,比如反復推翻重做了十次的“鹿鳴堂”。
比如游戲loding界面的“雙鹿圖”,僅一張圖上便使用了“香爐紫煙”、“紫菂”、“拂紫綿”、“三公子”等多種紫色,并且它們均來自東方傳統色體系。
此前有從業者在看完《花亦山心之月》之后,便感嘆道現在做游戲,美術內卷也太厲害了。當一款更高品質的游戲出現時,同賽道的后來者想要超越,也只能不斷抬高自己的制作水準。
事實上,如今的年輕用戶,也愈發的“較真”游戲的設計細節及出處,除了身為內容創作者的自我鞭策之外,玩家也會在后面追著你跑。在未來,國風賽道或許更像是文化類產品之間的較量。
結語
再回歸到《花亦山心之月》,從當前的內容品質,可以看出它承載了開發團隊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對文化融合的探索和想象。它以傳統東方美學為根基,為玩家塑造了一個浪漫幻想世界,放在任何時候,以匠心開發產品都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
作為朝夕光年在國風賽道交出的第一份自研答卷,綜合當前產品的「高顏值國風書院養成手游」差異化定位、較高的開發品質以及良好的用戶預約等數據反饋,在即將到來的11月26日公測日,其表現無疑將更值得期待。